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丹麦区块链收购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德国区块链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区块链对于实体经济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区块链技术被誉为颠复时代丹麦区块链收购的技术之一丹麦区块链收购,有望推动整个实体经济的技术、框架、效率以及模式的变革。如此光环之下的区块链技术被给予厚望,也处于舆论的刀剑上,不论是区块链技术的何种应用被发掘,总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以平和的角度去看区块链,不外乎就是一项技术,并不神秘也不玄妙。技术本身无罪,一个伟大时代的来临总会伴随相应的泡沫,将区块链技术结合行业落地场景才能体现其潜在的价值,而与实体经济产业相结合的契合度才是决定区块链未来前景的关键因子。
就目前现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多数仍在概念的语境中,就算是金融业也只能少部分去应用到区块链技术开发,要达到完全融合的程度需要切实改变产业规则、降低行业成本、提高行业效率以及改善投资环境等,才得以充分体现技术创新的价值。未来的形式必将是区块链技术高度赋能于实体经济产业,形成第一批有实际意义的“区块链产业区”,走向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趋势大潮。
这样说,区块链如何赋能于实体经济丹麦区块链收购?
其一,区块链将发挥“为实体经济降成本”的作用。目前实体经济成本高、利润薄,导致资本对实体经济支持不足。在经营成本中,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占比不低,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帮助企业降低这两部分的成本。
其二,区块链将发挥“提高产业链协同效率”的作用。增进产业协同是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在很多产业,产业链协同效率仍然不高,在国际贸易领域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其三,区块链将发挥“构建诚信产业环境”的作用。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正在加速推进,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合作伙伴建立信任的过程仍然较慢,各类信用信息获取难度较大,中小微企业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通过“交易上链”,各方面可以更为便捷地查询到交易对手准确的历史信用情况,可以更快地建立合作机制;银行也可以更安全地基于交易记录对企业授信,推动解决诚信经营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
除此之外,区块链可以利用智能合约,很大程度上避免违约与欺诈,也能结合区块链资产钱包做高效便捷的支付场景应用。早在区块链圈内,已有不少创新论坛以及行业峰会瞄准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的方向,结合当地经济产业进行落地优化,如世界区块链大会-澳门站就打算与当地的经济产业做一次深度融合,以魔链钱包的支付手段,运用和普及区块链资产。
据悉,世界范围内的区块链产业区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进,如丹麦、荷兰、挪威能欧洲发达国家已将区块链技术结合物联网溯源进行船舶货物运输,在智利、阿根廷等南美国家也都将区块链技术赋能于能源开发和储量评估,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以区块链资产的角度切入文化版权市场,提升维权效率,改善内容输出的经济条件。
o3swap公司被谁收购了
O3 Swap是一个是O3Labs团队孵化打造的跨链聚合交易协议,通过与以太坊、BSC、Heco、Neo等主流公链和Layer2跨链交互,进行多链DEX的流动性聚合,从而实现不同链上主流资产的自由兑换。
O3 swap的跨链池有3.35亿美元被转出,至此该项目总计受攻击“被盗”10亿美元左右。(O3 swap为项目名称,PolyNetwork为协议名称,两者为同一项目。)。Tether CTO Paolo Ardoino表示,已冻结PolyNetwork盗币案中3300万美金的USDT。据统计数据,2021年前半年,与DeFi相关的黑客和欺诈使协议及其用户损失了4.74亿美元,这一数字较之去年上升超过270%,DEFI的安全性一再受到质疑。
Polynetwork是NEO生态的一部分,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资产跨链桥,O3是个资产跨链的平台,用的Polynetwork的协议,本质上他们俩是一个团队,说白了是NEO出钱干了Polynetwork,然后又整个O3发币圈了波钱,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Polynetwork是怎么工作的呢,简单说,比如我有一个转账需求,想把usdt从以太坊主网转到bsc上,是没办法直接转的,但是用了Polynetwork就能实现。
表面上看,你的u是从以太坊到了bsc,但实际上你的u是先转到了Polynetwork控制的收款钱包上,这个收款钱包位于以太坊主网,私钥由多人控制,Polynetwork再用它的位于bsc的付款钱包,转了同等数量的u到你的bsc钱包里,私钥管理手段与收款钱包一样。
拓展资料
这个Polynetwork并不是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方案,却号称自己能做去中心化的事情。而且,这也是利用没有去中心化网络支撑的侧链做跨链桥方案的通病,私钥管理的中心化存在着安全隐患,无法避免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毕竟6个亿美元诱惑足够大。
如果团队的安全管理再跟不上,这样黑客作恶的成本太低了,都不需要懂区块链的技术,可能黑进工作人员的电脑,或者直接把存有私钥的设备偷走,就能搞到私钥,控制Polynetwork的网络了。
这次Polynetwork被盗事件,一定是有人看明白了它工作机制中存在的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很容易被利用,然后精心筹备了这次攻击,很可能,这个攻击者离项、离团队,很近很近,那也就是说,揪出这个攻击者的可能性也很大。
8月23日区块链资讯汇总(一)
【0:16】【Hodlonaut在CraigWright诽谤诉讼案听证会之前收到价值47枚BTC捐款】金色 财经 报道丹麦区块链收购,根据比特币杂志Citadel21编辑Hodlonaut的推文,在关于nChain首席科学家CraigWright(CSW)的诽谤法庭听证会之前,收到共计47BTC(价值100万美元)的捐款。根据Hodlonaut发布的图片,目前已经收到丹麦区块链收购了来自1891人的总共52.679比特币和3万美元的捐款。Hodlonaut将于9月12日在挪威法院出庭,该案于2019年3月开始。本月早些时候,Wright与比特币播客主播PeterMcCormack一起参与了英国法院的听证会。高等法院法官MartinChamberlain裁定,Wright在该案中使用了虚假证据。(CoinDesk)据悉,CraigWright自称是比特币的发明者“中本聪”,但被比特币社区怀疑。Hodlonaut将在挪威为其关于CraigWright不是比特币发明者的指控辩护。
【0:40】【比特币全网未确认交易数量为11619笔】金色 财经 报道,据BTC.com数据显示,目前比特币全网未确认交易数量为11619笔,全网算力为207.47EH/s,24小时交易速率为2.68交易/s,目前全网难度为28.35T,预测下次难度上调0.14%至28.39T,距离调整还剩9天5小时。
【1:08】【持有或丢失BTC的数量达到21个月高点】金色 财经 报道,Glassnode数据显示,持有或丢失的BTC数量刚刚达到7,440,315.481的21个月高点。
【1:24】【消息人士:FTX可能仅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BlockFi】金色 财经 报道,据消息人士称,FTXUS最终可能仅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BlockFi,这是交易中的最低价格。这低于CNBC几个月前报道的2500万美元的数字。BlockFi首席执行官ZacPrince在推特上表示:“丹麦区块链收购我可以100%确认不会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消息人士称,如果在12月31日之前,BlockFi赢得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BlockFiYield的重要监管许可,那么FTXUS将额外支付2500万美元。此外,消息人士表示,如果在FTX行使收购该公司的选择权时,BlockFi的客户资产达到至少100亿美元,FTXUS将再拿出1亿美元。截至第二季度末,BlockFi管理的钱包资产和可部署资产不到这一数额的一半(44亿美元)。(CoinDesk)
【1:28】【消息人士:FTX可能仅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BlockFi】金色 财经 报道,据消息人士称,FTXUS最终可能仅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BlockFi,这是交易中的最低价格。这低于CNBC几个月前报道的2500万美元的数字。BlockFi首席执行官ZacPrince此前在推特上表示:“我可以100%确认不会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消息人士称,如果在12月31日之前,BlockFi赢得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BlockFiYield的重要监管许可,那么FTXUS将额外支付2500万美元。此外,消息人士表示,如果在FTX行使收购该公司的选择权时,BlockFi的客户资产达到至少100亿美元,FTXUS将再拿出1亿美元。截至第二季度末,BlockFi管理的钱包资产和可部署资产不到这一数额的一半(44亿美元)。(CoinDesk)
【1:52】【持有0.01枚以上ETH的地址数量达4个月新低】金色 财经 报道,Glassnode数据显示,持有0.01枚以上ETH的地址数量达到22,301,911的4个月新低。
【2:20】【IsekaiMeta系列NFT近24小时交易额增幅超1000%】金色 财经 报道,据OpenSea数据显示,CryptoPunks系列NFT近24小时交易额为714ETH,24小时交易额增涨幅度为1187%,交易额排名位列OpenSea第2。
【2:26】【IsekaiMeta系列NFT近24小时交易额增幅超1000%】金色 财经 报道,OpenSea数据显示,IsekaiMeta系列NFT近24小时交易额为714ETH,24小时交易额增涨幅度为1187%,交易额排名位列OpenSea第2。
【2:48】【持有10枚以上BTC的地址数量达到18个月高点】金色 财经 报道,Glassnode数据显示,持有10枚以上BTC的地址数量达到18个月高点,数值为150,189。
【3:16】【Telegram创始人:Telegram可能很快提供一个拍卖地址的市场】金色 财经 报道,Telegram创始人PavelDurov周一表示,Telegram可能很快提供一个拍卖地址的市场。Durov提到早先在TheOpenNetwork上进行的钱包域名拍卖,该协议是他与Telegram一起开发的。由于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顾虑,他离开了这个项目。Durov提议,通过拍卖“@用户名、群组和频道链接”,Telegram可以成功地重新引入Web3的元素。(CoinDesk)
【3:45】【Palumbo:美联储料将“略微转向鹰派”】8月23日消息,Palumbo财富管理公司创始人PhilipPalumbo认为,今年的杰克逊霍尔年会尤为重要,因为美联储正走到十字路口,试图在不让经济陷入混乱的情况下抑制通胀。Palumbo预计,美联储将“略微转向鹰派”,即加息更多、持续时间更长。“如果美联储要控制通胀,就需要经济放缓。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市场利率一直在下降,股市一直在上涨,所有这些都与美联储试图实现的目标背道而驰。只要有一点鹰派言论,就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市场回到其预期方向。”(金十)
【4:03】【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标普500指数跌2.13%】金色 财经 报道,行情显示,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道指跌1.9%,标普500指数跌2.13%,纳指跌2.54%。
【4:31】【调查:超六成的韩国受访者表示加密资产不是证券】金色 财经 报道,一项新的民意调查发现,超六成的韩国人不认为加密资产是证券。尽管韩国立法者可能更愿意效仿华盛顿的做法,决定将哪些加密货币列为证券。这项调查是由Cratos进行的,该公司是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移动应用程序的运营商。超过4100名韩国人参加了这项调查,调查是在8月12日至8月15日进行的。该公司表示,刚刚超过34%的人表示,加密资产“既不是一种证券,也不是一种商品”,而近33%的人表示,他们认为加密货币是商品。略微超过23%的人回答说,他们认为加密资产是证券,而9.6%的人说他们不知道。(CryptoNews)
【4:58】【TheMV3Universe系列NFT近24小时交易额涨幅超500%】金色 财经 报道,OpenSea数据显示,TheMV3Universe系列NFT近24小时交易额为142.91,24小时交易额增涨幅度为554.81%,交易额排名位列OpenSea第17。
【5:26】【马斯克寻求杰克·多西提供相关文件,以应对Twitter交易之争】金色 财经 报道,根据一份法庭文件,埃隆·马斯克(ElonMusk)正在向Twitter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JackDorsey)寻求文件,因为他正在进行法律斗争,以退出他对Twitter的440亿美元的交易。根据传票的副本,Dorsey在11月辞去了Twitter首席执行官的职务,并在5月离开了董事会,他被要求提供有关马斯克4月份收购公司的协议以及平台上的垃圾邮件账户的相关文件和通信。传票要求提供有关Twitter使用mDAU的文件和通信,mDAU是衡量其平台上活跃用户的一个标准。马斯克称,该公司在其监管文件中隐藏了虚假账户的数量,从而欺骗了他。(路透社)
【5:54】【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加密货币经济的流动性有所改善】金色 财经 报道,摩根士丹利的一位分析师周一表示,加密货币的流动性似乎正在恢复。摩根士丹利的加密货币研究负责人SheenaShah最近撰写的分析报告称,由于机构投资者停止了对加密经济前两大稳定币的赎回,加密货币的冬天可能开始变暖。但这位分析师进一步表示,寻求杠杆的投资者的需求也有所下滑。Shah认为,目前,在加密货币世界中似乎没有巨大的再杠杆化需求。如果法币杠杆率不增长或加密货币杠杆率不增长,这个加密货币周期将很难见底。(Bitcoin.com)
【6:24】【前美国CFTC主席:SEC和CFTC联合设立SRO是监管加密市场的一种方式】金色 财经 报道,前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主席蒂TimothyMassad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CFTC一起组建一个自律监管组织(SRO),就可以填补目前加密货币监管方面的空白。Massad称,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两个机构都没有权力”来监管加密货币。他说,为加密货币设立SRO“可能是为这个市场制定标准的一种方式”。它还可以防止监管机构“陷入”关于某物是否被视为证券或商品的争论中。(CoinDesk)
【6:26】【前美国CFTC主席:SEC和CFTC联合设立SRO是监管加密市场的一种方式】金色 财经 报道,前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主席TimothyMassad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CFTC一起组建一个自律监管组织(SRO),就可以填补目前加密货币监管方面的空白。Massad称,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两个机构都没有权力”来监管加密货币。他说,为加密货币设立SRO“可能是为这个市场制定标准的一种方式”。它还可以防止监管机构“陷入”关于某物是否被视为证券或商品的争论中。(CoinDesk)
【6:52】【ETH矿工收入达到1个月低点】金色 财经 报道,Glassnode数据显示,ETH矿工收入达到743,469.73美元的1个月低点。
【7:18】【金色晨讯|8月23日隔夜重要动态一览】21:00-7:00关键词:CFTC、OpenSea、摩根士丹利、Telegram1.前美国CFTC主席:SEC和CFTC联合设立SRO是监管加密市场的一种方式丹麦区块链收购;2.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加密货币的流动性有所改善;3.马斯克寻求杰克·多西提供相关文件,以应对Twitter交易之争;4.Telegram创始人:Telegram可能很快提供一个地址拍卖市场;5.IsekaiMeta系列NFT近24小时交易额增幅超1000%;6.消息人士:FTX可能仅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BlockFi;7.前OpenSea产品负责人律师提出动议,驳回对其内幕交易起诉。
【7:50】【Telegram创始人计划在TON区块链上推出用户名交易市场】金色 财经 消息,Telegram创始人PavelDurov计划在TON区块链上推出一个用户名交易市场,从而把用户名变成一种类似于NFT的智能合约,可以在区块链上自由交易,Telegram生态系统的其他元素,包括频道、表情包或表情符号,以后也可能成为这个市场的一部分。此外他表示让我们看看在接下来的几周,我们是否能给Telegram添加一点Web3的内容。
【8:10】【BurnBNB:目前已经销毁113400枚BNB】金色 财经 消息,BurnBNB发推特表示,自BEP-95实时销毁升级以来,已经销毁了113,400枚BNB(价值45,771,300美元)。
【8:23】【外媒:BendDAO或因联级清算导致BAYC地板价下跌,新提案或存风险】8月23日消息,BlockworksResearch在社交媒体上分析了BendDAO影响BAYC地板价下跌的原因,其中指出BendDAO设计的联级清算(cascadingliquidation)机制可能存在问题,即当贷款抵押品价值下降并接近借入价值时,如通过清算门槛就会拍卖抵押品,当某个抵押品被清算之后又会引发另一笔贷款达到清算门槛,继而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引发抵押标的物价格大幅下跌。在BendDAO机制中,只要借入资产价格低于地板价90%,抵押的NFT就会被拍卖(BendDAO上有35,000ETH的蓝筹NFT被抵押),最近三天有28个BAYC和28个MAYC被清算,现在还有3个BAYC和12个MAYC正在拍卖,这种由联级清算引发的交易导致BAYC地板价下跌,MAYC也看到了类似的情况。如果联级清算推动地板价再下跌20%,那么其抵押的NFT都将被清算。需要注意的是,BendDAO规定清算拍卖中的出价必须至少为底价的95%,虽然这有助于遏制死亡螺旋风险,但会导致储户可能陷入价值下跌的NFT(坏账),这意味着作为NFT持有者没有ETH可以借入,所以就会出现挤兑,因为没有人愿意陷入没有完全支持的债务中。BendDAO目前正在实施一项治理提案,以减少拍卖时间并降低清算门槛,尽管该提案可能会让存款人对超额抵押产生一些信心,但也许会导致更多NFT被仓促清算。
【8:26】【PayPal加入TRUST旅行规则解决方案】8月23日消息,据Coinbase官方博客表示,PayPal加入TravelRule通用解决方案技术(TRUST)网络。TRUST是一个全球性的、行业驱动的解决方案,旨在提高对旅行规则要求的合规性,同时优先考虑客户的安全和隐私。自TRUST成立以来,已有包括AmberGroup、Binance.US、bitFlyer、BitGo、Bittrex、BlockFi、Circle、Coinbase、Crypto.com等38家机构加入。此前报道,今年2月,Coinbase、Circle、Anchorage、Robinhood等十余家加密公司今日宣布推出反洗钱规则的系统“TRUST”,以遵守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最近发布的“旅行规则”。
【8:32】【安全团队:3DCion超跌过92%,请保持警惕】金色 财经 消息,据CertiKAlert数据监测,@3DCoin_io项目代币3DC跌幅超过92%,地址为0x42d170aabd301026a16807da851dad54f7c86670,请保持警惕。
【8:36】【PudgyPenguins#6873以400ETH价格售出,创该系列最高交易记录】金色 财经 消息,据NFTGo.io数据显示,NFT项目“胖企鹅”PudgyPenguins#6873已经以400ETH的价格售出,约合632,312.88美元,创下该系列迄今为止的最高交易记录。截至目前,PudgyPenguins交易总额已达到1.911亿美元,市值为7948万美元,当前地板价为3.95ETH,24小时涨幅3.82%。
【8:38】【NFT项目“胖企鹅”PudgyPenguins地板价突破4ETH创 历史 最高记录】金色 财经 报道,据最新数据显示,NFT项目“胖企鹅”PudgyPenguins地板价已突破4ETH,创下 历史 最高记录,本文撰写时为4.04ETH,24小时涨幅6.32%。此外,该项目 历史 交易额达到1.911亿美元,市值突破8000万美元(当前为8078万美元)。有消息称,多家知名企业高管已加入该项目顾问委员会或推动其上涨,比如Nansen首席执行官AlexSvanevik、SaksFifth首席运营官AvenueRJCilley、Meta合作伙伴团队的JordanSterling等。
【8:42】【NFT项目“胖企鹅”PudgyPenguins地板价突破4ETH创 历史 最高记录】金色 财经 报道,据最新数据显示,NFT项目“胖企鹅”PudgyPenguins地板价已突破4ETH,创下 历史 最高记录,本文撰写时为4.04ETH,24小时涨幅6.32%。此外,该项目 历史 交易额达到1.911亿美元,市值突破8000万美元(当前为8078万美元)。有消息称,Nansen首席执行官AlexSvanevik、SaksFifth首席运营官AvenueRJCilley、Meta合作伙伴团队的JordanSterling等多家知名企业高管已加入该项目顾问委员会或是推动其上涨的原因。
10年后,到天上采矿去 | 甲子光年
据说是未来最有钱途的职业,就像从前的煤老板一样。
作者 | 刘景丰 李智颖
编辑 | 杨杨
1903 年,俄国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了一个在当时震惊世人的想法—— 探索 小行星。这位后来成为苏联火箭之父的科学家,第一次激发了人们对太空资源的向往。
但真正挖到第一铲太空资源的却是美国人——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代表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当时,站在月球上的阿姆斯特朗,除了踩下一个大脚印,说了一句“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外,还收集了月球土壤和岩石带回地球。
这是人类第一次从外太空采集矿产。
阿波罗11号登月后宇航员走出舱外取土
阿姆斯特朗不会想到,这些从月球带回来的土壤,除了一部分被用于科研外,还有一些日后被拍出了天价——一克月壤420多万美元,堪比世界上最稀有的缅甸红宝石的价格。
这比在地球上苦苦挖矿寻宝要诱人得多——红宝石数量稀少,极难获取,而外太空的矿产则取之无尽,前提是能把采矿设备送到太空并安全带回矿产。
难怪有人说,未来最有钱途的职业将是太空采矿——就像几十年前的“煤老板”。
巨大的诱惑吸引着数量众多的商业冒险家。从2012年行星资源公司 (Planetary Resources) 公开其太空采矿计划后,一群群超级富豪、天文学家争先恐后地扑向太空采矿。
尽管2019年的一波行业低潮让部分太空采矿公司梦想破灭,但挺过低潮的“幸存者”又加快了步伐。今年3月,日本初创公司Astroscale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首颗用磁铁清理太空垃圾的卫星ELSA-d;今年4月底,中国商业航天初创公司起源太空也将发射一颗名为NEO-01的太空采矿机器人原型机,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首次小行星商业开采行为;而欧洲ClearSpace公司则计划2025年承接ESA (欧空局) 的一项太空垃圾清理项目。
从名字上看,清理太空垃圾和太空采矿并非一回事,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技术的两种应用,太空采矿技术的初级应用便是清理太空垃圾。
在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 探索 小行星近百年之后,太空采矿正在由想象变成现实,而且已经走到了商业化的边缘。
不过在投身这场新造富运动前,有必要了解下太空挖矿的以下现实:
太空采矿热几年前就在上演。
2012年4月24日,一家名为行星资源的公司,在西雅图飞行博物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以几颗小行星为目标,对其水资源和贵重金属进行勘探和开采。公司宣称,这项开发将为地球创造“数以亿计的GDP”。
行星资源公司成立于2009年,这时候它已经隐身运作了三年。
尽管如此,行星资源的太空采矿消息一出,还是让众人惊讶。第一次听这样的计划,相信很多人会以为这简直天方夜谭,甚至还会把它当作“骗子项目”。
但公司背后的股东名单可能会让人更震惊:既有谷歌首席执行官拉里·佩奇与董事会主席埃里克·施密特,Word之父、微软前首席软件架构师查尔斯·西蒙尼,Sherpalo创建者、谷歌董事局成员西姆亚姆,佩罗集团董事局主席罗斯·佩洛特等身家亿万的企业名流,也有科幻片《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阿凡达》上映时行星资源公司刚成立), 还有一群前NASA科学家……
这群富可敌国、头脑精明的精英领袖们,会为了行骗而编出这样的故事吗?答案可能是另外一种—— 太空挖矿是一场更大的造富运动 。
现代工业对资源消耗量越来越大,一些资源已日趋枯竭。BBC曾做过一份报告,地球上的铟是ITO靶材、半导体材料的重要元素,但地壳剩余开采年限只剩十几年;铂是重要的催化剂,但地壳中极为稀少,剩余开采年限也不到20年;就连人们常见的银剩余开采年限也只有20余年。
从更宏大的视角看,过去百年的工业革命依靠的是煤、铁等地表资源,而新一代 科技 发展依赖的稀有重金属则主要沉淀到地心,开采难度极大。但天上就不同了,那里资源极其丰富:小行星富含大量的金属资源,甚至有预测某些星球几乎遍布黄金、钻石……完美解决地球资源稀缺的问题。地球上目前开采的铂金属就是在亿万年的地球演化史中被小行星“砸”下来的。
换句话说,如果能够大量获取太空资源,很可能会颠覆地球现有的工业体系,重塑 科技 实力。这或许说明了,为什么越是 科技 富豪越对外太空感兴趣。
在行星资源后,陆续有十余家新兴公司加入到“太空采矿天团”中。其中包括开发出3D打印机的3DSystems公司、深空工业公司,日本的Astroscale在中国成立的起源太空。
公司一拥而入,资本也跟着进来了。行星资源获得了接近5000万美元的融资,日本月球 探索 初创公司ispace先后融资超过1.2亿美金,Astroscale共融资超过1.9亿美金,中国的起源太空也在成立后不久获得5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第一波太空挖矿热,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即使是这波热潮,距离阿姆斯特朗踏足月球也已经过去了40多年。在人类取回月壤和岩石后,为什么没有将目光从月球转向更多的小行星?
所谓太空挖矿,主要是在月球和小行星上开采矿产资源。完成太空资源采集,要分成五个阶段:找矿-探矿-落矿-采矿-用矿。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航空航天技术。
太空采矿,首先需要的是可对小行星地质材料进行分析的望远镜;其次需要有能够捕捉、控制天体的能力。比如外太空没有引力,当一个机器人去捕捉一个天体时,很可能自己先被弹开;且高速飞行的星体如同一颗炮弹,如何使采矿机器人既能不被天体击中又能改变其运行轨迹,这需要很多工程化的开发和验证。而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技术发展需要一个进程,也导致了很长一段时间内,航天活动的成本极高。
1969年阿波罗11号搭载三名宇航员完成登月计划,光鲜的背后,是这项太空活动准备了近8年、总耗资为400多亿美元。仅为这次载人登月准备的测试活动就有数十次 (其中包括阿波罗1~10号的10次测试) 。
即使后来的航天飞机,平均每次的发射成本也高达15亿美元。而且太空采矿还有对矿产价值的鉴定等问题,这可不是一个普通公司和富豪会轻易去做的尝试。因为哪怕一次失败,就有可能使其陷入破产的境地。
2010年之后,随着美国商业航天进入黄金时期,这一状况已大幅度改变。NASA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开始与波音、SpaceX、蓝色起源、内华达山脉等商业航天公司合作,并通过输送订单扶持创业公司。
商业航天的最大优势,就是大大降低了往返太空的成本。以SpaceX的可重复使用的重型火箭猎鹰9号为例,其单次 (首次) 发射的价格为6200万美元,多次复用的发射价甚至低至3500万美元/次,这比同样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的发射成本低了95%。
这为日后商业开发太空资源奠定了基础。 太空采矿热之所以不是40年前发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40年前这个梦想并没有市场。 实际上人们对地球资源环境的担忧也是最近二十年多的事,在资源环境尚不短缺的时候,太空挖矿是一个十足的疯子想法。
但太空采矿,真的很容易吗?
要知道,这项诱人的计划,目前尚没有一家商业航天创业公司完成了太空采矿的技术和商业验证。
会有公司撞墙,这是预料中的事情。只是没想到,太空采矿公司的失败会来得如此迅速,其中最吸引人的案例,就是股东背景华丽的行星资源。
2016年,行星资源公司为其Arkyd太空望远镜发起的众筹项目未能成功。该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hris Lewicki当时表示,他们非常不幸地发现,Arkyd项目并没有像预期中那样得到更多企业及政府部门后续的资金支持。
“不幸”还不止这些。2018年该公司在发射第三颗卫星时因融资失败陷入资金困境,最终导致其被一家区块链公司收购。
两个月后,曾和NASA签署两份小行星采矿商业化和工业性 探索 合同的深空工业公司,被Bradford Space收购。第一代小行星采矿公司大多数止步于此。
如果回到故事原点,宇宙中有无穷尽的资源,只要抢先一步就能免费占为己有,相比地球上资源正在枯竭,这的确是个好主意。但为什么有的公司就讲不下去了呢?行星资源和深空工业未能坚持下来的很大原因,是“他们铺的摊子太大了”。
“太空采矿的技术是可行的,行星资源和NASA都论证过,技术原理不是障碍。”起源太空副总裁杨成文告诉「甲子光年」。太空挖矿听起来炫酷,但其背后还是基于现有的航空航天技术。
问题是商业化开采不仅要求有技术,还要求能获利。
尽管这两家企业背后有NASA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但由于长期烧钱做基础性研发,缺乏里程碑性的进展,最终耗光了投资人的耐心。
太空 探索 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烧钱活动。业内人士说,仅仅是建一座航天器测试实验室,光基础设施投入就要数千万元人民币。
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技术要求,且需要大量持续的资金投入。
2012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曾做过一项研究,2025年左右将一颗500吨重的小行星拖到月球轨道,成本需要26亿美元。
但从绕月轨道到地球,仍有不小地难度。
因为周期漫长、投入巨大,短期难以商业化落地,过去的太空采矿公司活下去并不是个容易的事。即使曾一度引领太空采矿产业的行星资源也在2015年承认,小行星开采仍需20年左右的时间进行前期 探索 和实践。
前人踩过的坑,成为后人的经验。
为了活下去,太空采矿公司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如何节流。在吸取了前行者的教训和经验后,为了控制成本,后来的太空采矿公司开始尝试轻资产运营。起源太空副总裁杨成文对「甲子光年」说,前期起源太空不自建航天器测试实验室,而是以合作的方式使用基础设施,尽量把资金用到项目上。
其次还在尝试开源。这就需要太空采矿公司在不同的阶段有对应的商业模式,形成规模化收入。
在“找矿-探矿”阶段,需要通过发射多谱段的空间探测卫星,形成小行星资源数据库。这一步起源太空已经慢慢在实现了。2020年7月25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的方式将包括龙虾眼X射线探测卫星在内的三颗卫星成功送入轨道。
龙虾眼X射线探测卫星配备了自主研发的龙虾眼聚焦X射线探测器与高精度小型载荷平台,将完成若干重要的空间X射线探测实验。该项目由起源太空公司和南京大学合作发起。
起源太空新的望远镜“仰望一号空间光学/紫外望远镜”也将在今年上半年发射。杨成文称,这将是我国首个可见光与紫外波段的太空望远镜,预计实现百米级近地小行星观测及资源探测,“不光能发现新的小行星,还能够分析小行星风化及成分。”
而在此之前,依靠之前多个探测卫星的相关数据等服务,2020年起源太空已实现数百万的收入。但这一商业模式仍有待考验。
下一步是“落矿”。目前这一环节已进入技术验证阶段。比如起源太空将在今年4月底发射一枚代号为“NEO-01”的太空采矿机器人原型机,为开展小行星采矿做技术验证。与此前日本发射的用磁铁清理太空垃圾的卫星ELSA-d不同,“NEO-01”通过自带的一个网状捕手,在太空模拟小天体捕获控制、智能飞行器识别与控制。完成该步骤后,机器人通过自带电推进系统,带着捕获的模拟小天体目标在大气层中一起烧毁。
总装前后的起源太空NEO-01太空采矿机器人
简单来说,“NEO-01”要在太空完成相关技术的验证,为后续真实采矿做准备。
太空采矿模拟图
这项能力在当下可用于太空垃圾清理。听上去清理垃圾一点也不炫酷,但这却是一项回报丰厚的任务。此前2018年,欧空局曾出资1520万欧元支持英国萨里大学一项对空间碎片主动清理技术的项目;2020年底,欧空局又豪掷8600万欧元 (约合 6.8亿人民币) ,购买了瑞士初创公司 ClearSpace (清洁太空) 的一项特殊服务——从轨道上清理一块太空垃圾。
太空中的垃圾如果挡在正在运行卫星的轨道上,一旦两者相撞不仅会损毁该卫星使其无法继续工作,还会影响地面各种应用甚至国家安全。因此这些卫星运营主体在碰到类似情况时,一般都会斥巨资清理太空垃圾保护卫星正常运行。
随着商业航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卫星被送入太空,这些卫星的安全运行和达到使用寿命或损毁后的处理,给太空垃圾清理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对太空采矿公司来说,清理太空垃圾只是目前为了活下去的“副业”,更大的梦想还是诱人的太空采矿。
一个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太空采矿或许是未来,但现阶段的日子显然没那么好过,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公司、机构争前恐后地踏上冒险之旅?
在商业化机构的竞争背后,是一股浓浓的焦虑:谁能在未来更多占有太空资源?
一场太空资源的争夺战,已经先行打响。
少有人知道的是,人们针对太空有一部“空间宪法”——1966年,美苏两国分别向联合国大会提出订立《外层空间条约》 (OST) 的建议,于次年10月生效并开放签字。
但这部条约仅仅约束了主权国家的行为,对商业公司开采、开发天体的行为却并未约束。也因为国际法规存在漏洞,有些国家在内部已经用法律鼓励商业公司开发利用太空资源。
2015年,美国实施《商业航天发射竞争力法》,确认美国公民拥有从小行星上获取资源的所有权,并鼓励小行星资源的商业开发与利用。美国成为世界上首个明确认可私人拥有月球及其他天体上矿产权的国家。
2017年,卢森堡通过了《 探索 与利用空间资源法》,明确太空资源可以为卢森堡注册实体所拥有。
所以,NASA早早就开始将目光瞄准太空资源 探索 ,如2014年NASA与深空工业和行星资源公司的合作,并已在2020年10月实现登陆小行星“贝努 (Bennu) ”的计划,探测器按计划成功采集尘土样本后,预定在2023年9月24日返抵地球。
此外很多成立不久的商业太空挖矿公司纷纷推出了太空资源采集计划——行星资源公司提出2020年前,在近地轨道上建立推进剂仓库,从地球附近的小行星提取水冰资源;深空工业提出在2015年发射一队小行星拦截飞船,用来在附近的小行星上寻找资源。由于此后这两家公司被收购,项目无疾而终。
而作为欧洲第一个筹备“太空矿业”相关法律和监管条例的国家,卢森堡则针对境内合法注册的十家太空采矿公司,给与2.23亿美元的资金扶持。
尽管中国目前还没有针对太空资源的相关法案,但也已经有商业公司行动起来了。比如起源太空,其计划在2025年实现首次小行星商业开采行为。
然而,过去数百年的地球资源开采经验告诉人们:人类每一次资源的开采,必然伴随着利益的再分配、产业和话语权的重构。太空采矿显示出,人类的资源争夺已经从地球延伸到太空。
科幻剧《苍穹浩瀚》 (The Expanse) 的大背景,是200年后,地球、火星和小行星带争夺着水、空气等,它们是比黄金更贵的资源。对比之下,太空采矿就像这个场景的预兆,未来比想象来得更快。
区块链+物流=?
区块链+物流=?看看UPS、马士基、IBM是怎么做的
2018年开年,什么最火?区块链无疑是其中之一。这样的技术将给物流业带来哪些革新?国外的同行做出了哪些探索?曾老师的这篇文章做了全面的梳理汇总,相信将给中国的同行带来一定启发。
2017.2.21:IBM官方发布物流和运输解决方案
2017年6月21日,IBM和AOS--一家专门提供物流解决方案的哥伦比亚公司 - 一起宣布,他们正在合作开发一个解决方案,建立在IBM Cloud上的Blockchain和Watson IoT,以提高全国各地的物流和运输行业的效率。
区块链作为记录业务(Transaction)网络成员之间交易的不可变总账( immutable ledger) 。在供应链中,这为所有许可的成员提供了在整个运输周期内交换信息的可视性(visibility),从而提高了数据和交易的透明度。
传统上,供应链交易是手动完成的,记录错误和延迟的风险概率较高,这可能导致记录和实际加载的内容之间存在差异。通过使用区块链和物联网对此过程进行数字化处理,相关信息直接从放置在卡车上的传感器获取,然后进入区块链,从而创建一个单一的共享存储库,供所有授权参与者访问,参与者只能是达成共识各方。
通过该解决方案,一旦卡车离开分销点,就会向客户自动发送消息,通知他们有关负载,重量和预计到达时间。如果部分交货已退回,则可以根据交付的实际货物自动开具发票。此外,通过位于卡车上的传感器,使用物联网和区块链,一个信息库(informationrepository)就生成了,该区域链跟踪从分发点到最终客户的每辆卡车及其各自负载所进行的所有交互,停车和交易。透明度的提高可以帮助增加托运人与其客户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区分,促进业务流动。
对于AOS来说,这个项目对于整个国家的物流行业来说非常重要。 "妥善处理和使用与货物有关的交易和交换信息是物流和运输行业的关键,因此,我们采用这一解决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在整个运输周期内提供透明度和安全性",Ricardo Buitrago, AOS创新部门负责人说到,"现在,该解决方案可作为IBM Cloud上的功能原型 (functional prototype) ,适用于哥伦比亚全国物流,供应链和运输行业的公司",Buitrago补充道。
该解决方案还集成了Watson物联网,旨在监控卡车发生的情况。例如,该解决方案捕获装载和卸载情况以定义卡车可用容量,以及哪个仓桶哪个司机可以承接负载;并且该数据还与外部信息(如天气,湿度,温度和驾驶员数据)相关,以估计交付给客户的时间。
"物流和运输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保护其资产和货物,这就是为什么在云(Cloud)中实施这种区块链和IoT解决方案是一个各方可以按需求访问关键数据,并为企业利益做出更明智决策的机会",IBM哥伦比亚首席技术官Jorge Vergara说。
未来,该解决方案预计将包括新的功能,例如用于陆地货物控制和监控的电子封条机制。
2017.11.7:UPS加入区块链货运联盟
除IBM外,一些物流巨头也在该领域进行探索。相关人士表示,区块链应该能够在物流行业提高交易效率并减少支付纠纷。自动驾驶汽车和亚马逊今天还是航运业炙手可热的流行语,但很可能很快会让位给区块链。
就在2017年底,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宣布已加入区块链货运联盟(BiTA),并正仔细研究该平台的产品。
"这项技术有可能提高发货人,运营商,经纪人,消费者,供应商和其他供应链利益相关者的透明度和效率,"UPS企业架构和创新总监Linda Weakland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然而,UPS此举对投资集团Stifel来说并不意外。Stifel分析师John Larkin在10月29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区块链将与整车定价期货市场结合,并通过数据分析辅助,人工智能辅助装载和空载的实时匹配。
Larkin表示,三家公司将"在技术上投入足够的资金来推动围绕这些核心转型技术的行业整合-"UPS,C.H. Robinson Worldwide 和XPO Logistics"。
Larkin说:"理论认为,区块链支持的供应链参与者将能够更快速,更安全地处理交易,减少错误,减少整个流程中涉及的人力成本。"
Stifel说,消费者可以从整个物流行业广泛采用区块链技术中受益。Larkin写道,由于区块链的缘故,产品将更便宜,更快,更准确地到达。如果该技术是按理论实施的,即使是软件提供商,数据提供商和拖车租赁公司也可以从日常运营中看到更大的价值。
但是,"有几个组织或者部门可能被完全或部分被区块链引入卡车业务所革命",Larkin说。
"潜在的失败者是那些选择不遵守BiTA行业标准协议,或者选择不透明业务,"Larkin说。
总体而言,Stifel表示,"区块链应该能够提高交易效率并减少支付纠纷,但距离仍有数年之遥。"
2018.1.16:IBM和马士基拟创建新区块链公司
IBM和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正联手组建一家新公司,其目标是将区块链技术商业化 - 由加密货币比特币而导出的时尚的共享分类账。
某匿名纽约风投称新的合资企业股权Maersk拥有51%,IBM拥有49%。该公司旨在帮助全球供应链中的托运人,港口,海关,银行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追踪货运,并用防篡改数字记录替换相关文书。
IBM和马士基在2016年夏季首次进行区块链试验。新公司首席执行官Michael J. White说,这个试点追踪了从Mombasa, Kenya运到荷兰鹿特丹的一批鲜花,还有一些其他的跟踪证明了马士基系统的潜力。
自那时起,两家公司已与杜邦(Dupont),陶氏化学( Dow Chemical) ,瑞士食品加工商Tetra Pak,以及各种港口和海关办事处进行了测试合作。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和宝洁公司(P&G)等其他公司正在探索如何使用该技术简化其供应链的记录。
"我们看到了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和及时性的机会,"White告诉Fortune。此前,怀特曾担任马士基集装箱航运部门马士基航运公司的北美总裁。
"即使是小规模的改进也会对全球贸易产生重大影响,"IBM区块链团队总经理Marie Wieck说。
Wieck说,目前,许多航运供应链陷入了大量中间商纷繁的文件和行政沟通的泥潭之中。文件如果丢失或延迟导致易腐货物受损,最终可能花费高达运输总费用的五分之一。
根据2013年世界经济论坛的一项研究,在国际贸易中减少信息共享和边界管理方面的摩擦"可能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5%,交易量增加15%" ——这一数字可能达到数万亿美元。
IBM和马士基将采用区块链视为实现这种改进的一种方式。他们认为,通过对复杂的各方网络中发生的所有交易提供单一视图,区块链可以帮助消除可观的资源浪费。
新合资企业的董事长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提供一个中立,在开放的数字平台以安全和便捷的方式交换信息的潜力是巨大的,整个供应链的所有参与者都会从中受益。
市场研究公司IDC的区块链战略研究主管Bill Fearnley Jr说:"供应链现在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只是从这里加速发展"。他指出,IBM和马士基的新公司将比竞争同一市场的小型区块链初创公司具有竞争优势,因为它背后的公司之间建立了业务关系。
IBM和Maersk的技术建立在Hyperledger 上,这是由IBM首先开发的区块链,现在由Linux F的Hyperledger小组维护。
IBM与沃尔玛(WALMART),雀巢(NESTLE),联合利华(UNILEVER)等公司合作,分别在食品安全和供应链领域,使用区块链技术。该公司还正在从事金融,医疗保健和其他行业的试点工作。
与微软(MICROSOFT),安永(EY)等公司一样,马士基还与海运保险公司进行了单独的区块链试验。
White表示,他预计Maersk-IBM联合创业公司将在今年春季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并在今年第三季度开始销售软件,与此同时,新公司正在组织一个行业和政府官员咨询委员会来帮助指导其开发。
区块链被炒作得太厉害 很多企业或受伤
区块链被炒作得太厉害 很多企业或受伤
据CNBC报道丹麦区块链收购,本周,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丹麦区块链收购的Money 20/20欧洲金融科技大会上,我听见有人说我们现在正处在区块链的炒作周期中。
一名代表对另一名代表说:“不管怎么样,我们就把它称作是区块链。这样的话,我们会弄到资金。”
不管这是个玩笑,还是有人真这么认为,都无所谓。但是,这种说法凸显了一个现实情况,那就是大大小小的企业经常以一种错误的方式使用“区块链”这个专业术语。
区块链是信息分布式存储的记账系统,其最大特色在于能够在没有信任基础的网络环境中不依赖中心平台的信任背书建立信任关系,其实际应用是从作为虚拟货币的比特币开始的。但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又不仅仅限于虚拟货币。当前,在金融监管、数据共享、车联网等领域,在互联网金融、银行、保险、供应链金融、清结算中心等多个场景,区块链技术都有一定程度的应用。
有些企业只是奋不顾身地跳入区块链的炒作大潮,丝毫不计后果。
很多行业已经开始采用这种技术的原则,并将用该技术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有些企业进行了成功的试验。与此同时,有些企业只是奋不顾身地跳入区块链的炒作大潮,丝毫不计后果。一位风险投资家曾告诉我,有一家企业向他推销区块链,但该公司并没有实际应用该技术。这家初创企业并没有筹到资金。
令人遗憾的是,我所听到和提到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是真的。让我们来看看那些增加了区块链元素并见证股价攀升的上市公司,以已于纳斯达克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Longfin为例,该公司收购了区块链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Ziddu,股价大涨2000%。区块链概念电商Overstock.com宣布大踏步迈向区块链。就连拥有100多年历史的伊士曼柯达公司也加入了加密货币的狂欢派对,宣布推出自己的加密货币“柯达币”,为数码摄影创建一个新平台。(对于我来说,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生产和供应商推出加密货币,简直太疯狂了。)
当然,有些企业在区块链技术方面做的非常好。不可否认,这种技术很有前途。荷兰国际集团和西班牙BBVA银行都曾对我说过,他们认为五年内区块链可能会在银行行业内普及。
尽管针对区块链的乐观情绪不断高涨,但是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因为采用这种技术仍需面临各种阻碍。其中一个主要担忧是,区块链是否能跨越不同的行业和企业。目前,一家银行可能正在用某种区块链解决方案,而另外一家企业可能用的是完全不同的区块链解决方案。尚不清楚不同的区块链能否协同工作。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某些程序是否需要区块链。
以拉高股价或筹集资金为目的,在企业名称中加入区块链的字眼,与互联网泡沫期间一些企业的做法存在相似之处。我们都知道互联网泡沫是如何结束的。
据报道,3月初,全球著名经济学家、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努里埃尔o鲁比尼指出,加密货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是“有史以来被炒作最过度的技术之一”。
1月份,瑞信在报告中指出,区块链真正成熟的时间要等到2025年。在这份有关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的重磅报告中,瑞信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分成了七个阶段,包括“理念形成”、“概念验证”、“原型”、“试验”、“生产并行”和“生产”。其中,第七阶段“生产”之后的2025年才是主流社会采用区块链的时间点。
换言之,现在距离区块链真正成熟还为时尚早。
丹麦区块链收购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德国区块链、丹麦区块链收购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丹麦区块链收购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