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小说付费区块链,以及区块链电子书网站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凤凰网推出的区块链产品“凤凰蛋”有什么作用?
3月27日消息,凤凰网书城上线了一款名为“凤凰蛋”的区块链产品,用户获得邀请码注册后,可领取数字资产“凤凰蛋”。
据官方公告显示,这款区块链产品是由凤凰网旗下凤凰网书城运营,凤凰网书城拥有“翻阅小说”客户端、“凤凰网书城”客户端等文学产品。“凤凰蛋”主要用于凤凰网书城的作品版权确权,未来享受有限版权及版权衍生,动漫,影视等收益。
按照目前规则,用户每天可获得“凤凰蛋”奖励,每日的产量为20万,每两年产出量减少一半,而体力是影响用户获得凤凰蛋的重要元素。当用户的体力值越大,每日获得的凤凰蛋的占比就越高。
通过登陆凤凰网书城,每天可以增加体力。进行在线阅读及发布的任务更能享受体力值加成(未来逐步开放增加永久体力)。凤凰蛋将根据体力值的增加来增加活动凤凰蛋的能力。
在“凤凰蛋”钱包上线后,将新增钱包打赏等功能,之后还将推出0代宠物结合版权权益,带来版权增值的更大收益。
目前,已开放安卓系统用户安装“凤凰网书城”app领取凤凰蛋。相关开发人员表示IOS版本和其他功能在近期会陆续上线。
区块链品种分析之PressOne
PressOne兑换额度已经公布小说付费区块链,之前参加ICO的投资者都已经拿到超出预期——几乎翻倍的筹码。这篇文章是关于PressOne的一些思考,PressOne项目众筹时规则的解读,PressOne项目是什么,能够有什么发展,以及除小说付费区块链了投资PRS之外,我们在PressOne上可以做些什么?
一、PressOne众筹规则解读
关于PressOne的ICO说明书我前后阅读了很多遍,觉得很有意思, 只字不差的阅读 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项目信息,控制风险。由于PressOne的特殊性,参与其小说付费区块链他ICO项目重点要解读项目白皮书。
PressOne的ICO说明书中有一段话小说付费区块链:
只字不差的阅读从风险提示部分可以看到的信息如下:
PRS 发售详细规则中的信息:
综上,参加PRS ICO的收益为:
1)10亿的按比例的优惠奖励,2)50%的持币者拥有25%左右的prs投资产生收益的分红权,3)将来有可能的不低于5倍的上涨空间。
二、PressOne项目分析
1.PressOne是什么?
PressOne是一个基于EOS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内容分发公链,人们可以在这里创建各种各样基于内容的去中心化应用。
从设计上,PressOne系统被隔离为两个层面:
这样做的好处,符合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底层的操作系统就像BTC,ETH一样完成记账和智能合约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可以被其小说付费区块链他跑在PressOne公链上的内容应用所共同,是PressOne未来发展生态所必须的基础,而上层的应用程序只需要完成内容的部分即可,初期团队做出实例,会邀请更多的团队入驻丰富整个内容生态。
2.PressOne解决什么问题?
中心化的内容分发模式到了该被颠覆掉的时候,PressOne解决了内容传播时中介化的问题,出版方和渠道被系统和程序所替代,效率大幅度提升,同时成本也大幅度下降。
通俗来讲,内容行业只需要内容生产者和内容接受者,价值传递也是在内容生产者到内容接受者之间产生的,无需其他环节。即:
1)价值内容生产者输出的内容一定会被需要该价值的内容接受者认可并付费,比如优质的小说,专业知识等,
2)非价值内容生产者输出的内容一定要付费才会被内容接受者查看,比如广告,产品,查阅之后的内容接受者会有一定比例的购买转化和再次传播
内容传播的示例如下:
1)价值内容生产者输出内容——内容接受者1付费阅读并传播——内容接受者2付费阅读并传播......价值内容的传播变成了越有价值的内容,付费人群越多,付费之后的阅读者再次传播之后还可分享传播之后的价值内容的收益分成,即真正的为知识付费。
2)非价值内容生产者输出内容——内容接受者1收费阅读并传播——内容接受者2收费阅读并传播......非价值内容的传播变成了,阅读广告需要付费给真正看到这个广告的人,而真正的目标客户看到之后的转化率也会提升,再次传播广告的人,也会获取到传播内容的收益,即
以上只是示例,传播方式是交叉传播而不是单纯的串联
3.PressOne上可传播的内容
文字分享,音乐分享,视频直播,图片分享,微博分享,电商分享等,理论上一切可去中介化的内容传播都可以基于PressOne来传播,比如付费阅读,付费视频,商品信息,广告信息等等
4.PressOne可能的项目示例:
几个可能直接移植到PressOne上的项目:1.新生大学的prs版,2.一块听听的prs版,3.得到的prs版,4.时尚芭莎prs版,版权已买......
三、除了投资我们还可以在PressOne上做些什么?
1.PRS上的自媒体,通过个人博客或者个人视频,输出价值内容,收获固定关注者和传播者的阅读付费和系统的奖励。
2.PRS上的内容审查者,通过自己的贡献来过滤掉对大众有害的信息,收取系统的奖励
3..PRS上的内容评论者,通过对PRS上内容的高质量的评论,收取系统的奖励。
4.PRS上的内容传播者,通过传播其他价值内容来收获作者的付费内容的分成。
3.PRS上的商家,通过付费阅读挖掘精准付费用户,区块链世界是没法在产品上作假的,优质的产品是商家长期生存的保证。
4.PRS上的孵化项目,优秀的项目团队可以在PRS孵化属于自己的项目,比如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专栏里最成功的社群——不出局社群,现在已经开始慢慢孵化了。
四、PressOne的未来
关于未来,拿住手中的币,忽略波动,耐心等待几年后的果实。引用笑来老师的微博:“有四家公司的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了:Apple、Alphabet、Microsoft、Amazon... 再过几年,人类就能见识到过万亿市值的公司了…… ”
说到不算数,做到才起步,希望是PressOne未来吧!
最后,所有关于PressOne的思考基于自己对区块链的浅薄理解,很可能是错的,等待时间来证明吧!
内容付费1.0、2.0及3.0模式
1
看《智能商业》一书的时候“曾鸣”教授在书中多次提到了商业的“3.0模式(智能商业)”, 比如,现在的淘宝就是零售行业的“3.0模式”,如果再往前推,国美与苏宁那样的就是零售的"2.0模式",而传统的零售则为“1.0模式”。又比如旅游行业,传统的
旅行社为1.0,携程、穷游为2.0,新兴的个性化旅行定制平台为3.0。
不知道是不是我“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我其实挺害怕这样的情况)”的缘故,我发现“内容付费”这个领域好像也出现了3.0的模式的火苗——虽然火苗很小,但是,的确很可能是“内容付费3.0”。
讲“内容付费3.0”之前,很有必要讲讲我眼中的1.0和2.0——嘿嘿,吊吊胃口先。
2
纸媒和出版社是靠别人对它们的付费存活下来的,但是,今天的纸媒和出版社远不如10年之前活得那么滋润(特别是纸媒),活得滋不滋润倒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很多纸媒已经开始陆续走向死亡(主要指报纸、杂志这样的),而导致其现状的就是今天的互联网。
我们不妨将今天的纸媒和出版社称之为“内容付费1.0”。
3
“内容付费1.0”有了,那么,2.0长什么样子呢?
嘿嘿,就是今天通过“互联网”活得还不错的内容产品,譬如: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通过连上互联网的产品是当前的主流内容产品,也是绝大多数人常用的,而大部分的内容付费也是发生在这些产品里面。
相比传统的纸媒与出版社,这些内容产品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特征: 在线化。
说到在线化,不妨再多说两句,“在线化”所带来的一些传统内容项目无法比拟的意义:
也许通过“在线化”还有其他特征,但是这两个是不可忽视的特征。如果一个内容产品通过“在线化”还能“智能化(想想淘宝的个性化推荐)”,那么就有机会满足每一个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这,会使得生意的边界进一步扩展……
不过,“智能化”是建立在“在线化”的基础之上的,所以,首先你得“在线化”——再直白一点就是: 你得先连上网,让自己处于互联网的大世界中去。
通过“在线化”的内容产品不是那些传统纸媒和出版社可以比拟的(实际效果也是天差地别),于是,我们不妨把这一波通过“在线化”的内容付费产品称之为“内容付费2.0”。
4
说完了“内容付费2.0”,接下来该说3.0,不过,在谈论3.0之前需聊一下貌似题外话的东西。
我个人很早之前对网络上的长篇小说(少着百万字,多则上千万字那种)不屑一顾,但后来遂不及防的在18岁那年失身于《凡人修仙传》(还真的是18岁那年),后来《凡人修仙传》开启仙界篇,我开始在起点上追更,追更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凡人还是其它一些颇为出品的一些小说其背后都有一群忠实的拥趸:一些拥趸会大额打赏、一些会产出高质量的书评……
小说之外再说下动漫。
我时而会看动漫,但是却从来没有用手机看过漫画,前段时间迷上了一部国产的动漫,但那部动漫就出了前两季(没有完结,所以就不推荐了哈),距离完结海了去了,但前两季已经让我产生了兴趣,于是,我终于下了“腾讯动漫”的APP,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
腾讯动漫和起点上的作品对于用户而言,都是先免费试看一部分,而后开始收费。而背后的生意逻辑基本都是:作品与平台签约,然后利益分成。
5
接下来就是讲其中的关键点了。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作品(作者)与平台签约”这种模式挺好的,没啥问题,但实际上呢?
这里面的限制性极强,因为,作者基本只能和平台签约合作,如若平台不与你签约,不给予你想要资金支持,你怎么办呢?很显然,你的作品就很大概率就得夭折。
举个实际的例子吧,《狐妖小红娘》这部漫画(也有动漫视频)现在在国漫的人气挺不错的,创作团队也靠用户的付费活了下来,但在早期,这部漫画的创作团队其实过得是比较悲惨的,要是没有后来腾讯动漫的支持,这部漫画早早就夭折了,那还来今天的局面呢?
我以前在起点看到一部小说作品,作品本身其实还不错,前期的免费更新也蛮多的,但是起点那边一直没与他签约,一直等一直等……后来好像是等到签约了。但是,如果迟迟没签约呢?多半要玩完的,因为,没有多少人等得起的——刚开始搞创作的人所带干粮往往是十分稀少的。
不知道大家明白我的意思没有?我的大概意思是说:
6
嗯,饶了这么大一圈,该说说真正的正题了,即,3.0的内容付费是这样的。
与2.0的模式相比,内容付费3.0的一个特征就是:去中心化——熟悉区块链的朋友对这个词应该很熟悉。
如何去中心化呢?
前面说过,现在大多数作品都是平台给予支持(资金和流量等方面)。 内容付费3.0不是这样的,而是:
可能还是有些抽象,举一个具体化的例子。
比如,你是一个小说写手(其他类型创作者也行),打算写一部小说,而这部小说也已经写了几十章节了,并且,小说也有了点小的忠实拥趸,但此时你囊中羞涩,眼看没有新的粮食下锅你就要饿肚子了,这时候咋办?
找平台签约?呵呵,他们觉得你写的太少了,字数不够,不愿意给你资金支持,甚至,他们压根没打算搭理你(平台小说太多,他们要先处理那些更高人气的作品)。这个时候,在3.0的模式下就可以如何选择了: 寻找普通人的支持。
在这个场景下,就是,找到那些对你作品认可的人,告诉他们你想继续把作品写下去,需要支持,而后与他们签订合约 (准确的地讲,是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 做好利益的分配——比如,告诉他们,你们今天支持我10万元,我把这部作品日后收益权的10%卖给你们——也许不是10万这个数字,但是,如果你的作品本身能吸引他们,他们是愿意给你钱的,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投资,是有利可图的。
这就是我所说的“去中心化”: 由原来单方面(中心化)的支持变成“碎片化”的支持。
7
不过,可能你会问,现在这样的情况为什么没有出现呢?
要做到上述的描述的场景,最关键的一点是: 大家都是信任那个合约的,不能随意反悔。 而要实现这个就需要有一个可信的环境和系统。
上述只是一个去中心内容场景的举例而已,在后续的推测中,这种“去中心化”的方式将在许许多多的内容产品上出现,作品的资金上可以“去中心化”、流量方面可以“去中心化”,作品的完成也可以做“去中心化”……如果按照曾鸣教授的话来说,这种去中心化的内容方式有助于“网络协同”的大幅度提高——更可能是几何数的提高“网络协同”的效率。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这是推测,区块链的智能合约下是否真的能促使“内容付费3.0”的诞生我虽然有点思路,但还不够清晰,于是,看文时请小心对待。
时间长度:210分钟
文章长度:2400字
PS:曾鸣教授的《智能商业》是本好书,我拿到手读了些,挺烧脑细胞的,不做点输出恐怕难以吸收,于是,有了今天这篇文章……
订阅号的原创小说付费阅读之后会被盗版吗?
存在盗版的可能的,现在原创小说被盗版行为肆虐,唯有通过信息化技术提供版权存证,加分象在版权存证这块有着一些自己特殊的经验,比如我们早在2018年就正式推出了区块链存证,用于保护各类版权的存证业务,存证的范围包含:文字、声音、美术作品、音乐作品、影视作品等等,具有存证效力数据同步对接司法鉴定保证公信力等优势。如果说是原创小说完全可以做这种区块链存证的方式进行版权保护。
小说付费区块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区块链电子书网站、小说付费区块链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小说付费区块链
评论列表